臨川晚報:撫州17歲的全省高考女狀元
撫州17歲的全省高考女狀元
(2009-06-24《臨川晚報》)
狀元快樂的一家
北大預錄取女狀元
核心提示
“今年我市又出了個全省高考文科狀元,還是個17歲的姑娘呢!真是了不起。”昨日,臨川一中高三(3)班女應屆畢業生李江雁以總分608分好成績獲得全省高考文科狀元后,立刻成了市民談論的“焦點話題”。
李江雁成了撫州的驕傲,她是怎樣的一個女孩,有著什么樣的學習竅門,為什么能夠在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帶著好奇與羨慕,記者昨日上午在臨川一中第一時間與李江雁及其父母、班主任老師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從全班倒數第一到高考狀元
甜美的笑容、清澈的眼神,眼前這位長著圓臉蛋皮膚白皙的小姑娘就是今年江西省高考文科狀元李江雁。語文126分、數學122分、英語138分、文科綜合222分,總分608分。這是李江雁的高考成績。突然的“狀元”光環讓她非常驚喜。記者與她談起高考成績,她略帶靦腆地說:“我平時的學習成績并不特別突出,昨天早上吃早飯時,我同學給我發短信,沒想到我的成績是全省最高分,我當時開心得跳了起來,高中3年來,連全年級第一名都沒考過,這是第一次,確實沒想到。”李江雁笑著說。
李江雁告訴記者,其實她很調皮,剛上高二時她分到文科零班,迷上了網絡游戲,她便謊稱生病逃了幾天課在家玩游戲,結果被班主任和家長發現,把她狠狠罵了一頓。
高三年級上學期的期中考試,由于李江雁癡迷看小說,竟考了個全班倒數第一。當時老師、家長都替她擔心,不過,李江雁很快把心態調整過來,一下課就認真做作業、復習。過了1個月后,在七校聯考中,她又取得了全班第二名、全年級第五名的好成績。李江雁說,有了那次倒數第一的教訓后,她每逢大考心態都放得比較開,心里暗示自己不要有什么壓力。
李江雁有自己的生活學習規律,高三學習很緊張,她特別注重強化課堂學習效率,強化晚自習效率。她形象地稱之為“上課跟著老師走,下課跟著計劃走”。因此,她晚上學習從不超過11時30分,早晨起床時間也在6時30分以后,高中3年每天堅持午睡1小時,從不打疲勞戰。
高中3年看了200多部小說
李江雁是獨生女,父母都在金融系統工作,爸爸李展華是中國人民銀行撫州市中心支行的干部,母親朱鳳娥在中國農業銀行撫州分行上班,在學習上他們沒給李江雁具體的輔導,但盡量給她提供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他們從來不要求李江雁必須達到什么目標,說只要盡力就行。
朱鳳娥告訴記者,女兒的記性特好,在她5歲時,從自己家里到朱鳳娥娘家差不多有1公里的路程,就是在這么簡短的時間里小江雁竟能背出一首剛學的唐詩;從上幼兒園起,小江雁就開始學電子琴,小學畢業時她的電子琴就已經通過最高等級的考試。李江雁愛好廣泛,喜歡唱歌、跳舞、演講,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比賽。這些活動使李江雁心理素質得到了提高。
朱鳳娥喜愛文學,李江雁和母親有著同樣的愛好,也喜歡看文學書,她把平時父母給她的零用錢都用來買小說。朱鳳娥說,高中3年,她看了200多部小說,而且是背著父母偷偷地看。因害怕被家長發現,李江雁有時把書藏在了超市的存物柜里,有時下載電子版的小說看。一個星期天,朱鳳娥在家打掃衛生時,在李江雁的床底下發現了30多部小說,朱鳳娥非常惱火,當時就把小說撕掉,扔到樓下去了。隨后,狠狠地教訓了李江雁一頓,打這以后,李江雁就專心學習。
李江雁的父親李展華說,女兒取得全省高考文科第一名的成績,他們既感到意外,又覺得3年的辛苦付出沒有白費,很激動。李江雁父母的工作單位都是市區,為了李江雁上學方便,他們在上頓渡城區租住了一套房子,上頓渡城區與市區約有9公里的路程,他每天要往返4趟,給女兒做飯、照顧她。李展華在單位上,經常要寫材料,養成了看書、學習的習慣,這種氛圍對女兒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平時父母無論工作有多忙,總不忘記與她溝通和交流。李展華說,李江雁今年高考語文作文寫得非常好,今年高考作文題的背景材料,他們曾在家里討論過這個話題。
高分贏得北大青睞
李江雁的班主任鄧素老師告訴記者,李江雁的平時成績在班上并不是特別冒尖,屬于中上游水平,但性格非常活潑,是那種給點陽光就燦爛的“陽光女孩”。她能文能“武”,擅長唱歌、跳舞、彈琴、演講,在班上擔任團支部書記的職務。
李江雁的知識面比較廣,不是死讀書的人,她的心胸十分開闊,人也很樂觀。高考前老師和家長相互配合給她減壓,父母給她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只要考上一本就可以,這些使她能有一顆平和的心態對待高考,最終,超水平發揮,取得優異成績。
昨日上午,高考成績一揭曉,北京大學在江西的招生工作人員就從南昌開車來到臨川一中。經過與李江雁及其父母商談,在填寫了“2009年北京大學高考招生預錄取表”后,李江雁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預錄取,將成為北京大學的一名新生。
- 相關信息
- 沒有相關內容
- 用戶信息中心
-
- 欄目導航
-
- 找不到相關分類
- 網站統計